Table of Contents
行為面試 ( Behavioral Interview ) 是很多求職者的心魔。
幾乎所有談行為面試的文章都會告訴你,建議用 STAR 架構回答問題。關於 STAR 是什麼,網路上有很多面試專家和獵頭公司提供資源,這裡就不再贅述。
但如果今天你的目標是熱門職缺,STAR 遠遠不夠。因為它省略很多細節,不容易展現你在解決問題時的決策邏輯,而這恰恰是面試官最在意的。
了解面試官心理
招募成本很高。從篩選履歷、安排面試,到最後敲定人選、發出 offer,這些時間和人力,都是公司在人員入職前就投入的資源。
面試官最最不希望發生的,就是千辛萬苦面試進來的人,工作幾天後發現他不適任這個職位。
行為面試就是面試官考察人才是否具有關鍵能力的重要環節。面試官問這些問題,不是想知道你過去有多少豐功偉業,而是不斷在你的回答中搜尋這個問題的線索:「你過去遇過類似的挑戰嗎?是怎麼解決的?」
回答行為面試問題,最好的方法就是說故事。故事如果準備得好,絕對是讓你大大加分的舞台。
用 PARADE 強化面試故事
在 5 步驟讓你的履歷脫穎而出這篇文章,我提到建立故事種子庫對寫履歷的重要性。
很多人在選故事種子的階段還順利,但實際到了面試官前面要講這些故事的時候卻卡住了:
聽起來好像蠻合理的?有情境、行動和關鍵結果。但這不是面試官真正希望聽到的。
剛剛提到,面試官問行為問題,目的是要確認你如何在過去經驗中展現關鍵能力。
聽到你的回答後,他腦中會閃過這些問題:
- 為什麼你會選擇說這個故事?因為它難度特別高?還是對公司影響特別大?
- 是誰決定採用 A 方法?為什麼做這個決定?
- 過程中有遇到困難嗎?是如何突破的?
友善一點的面試官可能引導你:「這好像沒有完全回答我的問題喔!」或是追問:「那你是怎麼決定要用 A 方法的呢?當時你怎麼想?」試圖挖掘更多故事細節。
如果你沒辦法說出當時的心理狀態、甚至同事和你有什麼討論和對話,幫助面試官在腦中重建出你實際解決問題的畫面,這一輪面試基本上就掰了 ( 前功盡棄 )。
PARADE vs STAR
STAR 確實提供面試說故事很好的大方向,但是 STAR 框架的顆粒度太大,有些細節如果沒有事先想過一輪然後練習,要臨機應變是很困難的。
我認為比較好的框架是 Victor Cheng 提出的 PARADE。PARADE 基本上涵蓋了 STAR 的大方向,但切得更細。最關鍵的是他獨立出「預期結果」( Anticipated Consequence ) 以及「決策理由」 ( Decision-Making Rationale ) 這兩個部分。
以下是簡單示範:
( 手機閱讀左右滑動查看完整表格 )
PARADE | 範例 | 對應 STAR |
---|---|---|
Problem
( 問題 )
|
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這件事解決什麼重要的問題?
在加入 XXX 專案初期,我發現專案進度落後,研究後發現主因是專案跨多個部門,但部門間的溝通沒有同步。 |
Situation (情境) |
Anticipated Consequence
( 預期結果 ) |
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的話,會發生多嚴重的事情?
如果溝通和協調問題沒有解決,最後專案可能會真的延期,導致成本超支而且客戶信任度下降。此外,對團隊士氣和工作效率也可能有負面影響。 |
Situation (情境) |
Role
( 角色 ) |
你在這件事扮演什麼角色?不是「我們」決定這樣做,而是「你」在這個決定中有什麼貢獻?
於是我向主管提出這個問題,而且主動承擔起改善跨部門溝通和協作的任務。 |
Task (任務) |
Action
( 行動 ) |
你做了哪些行動讓問題被解決?
|
Action (行動) |
Decision-Making Rationale
( 決策理由 ) |
為什麼你決定做這些行動?你的思路是什麼?影響你決策的變數有哪些?你是根據哪些質化研究或量化數據做決定?
我過去在管理系學會活動時,就有成功透過甘特圖管理幹部工作進度的經驗。我明白清晰的溝通和訊息同步是讓專案按時前進的關鍵。過程中我也會約組員一對一訪談,根據他們的回饋隨時調整作法。 |
Action (行動) |
End-Result
( 結果 ) |
結果是什麼?記得用量化方式描述。
專案在後續的 2 個月內回到了預定的時程表上,最終在預算內準時完成。客戶對專案結果非常滿意,也提升團隊成員的信心。 |
Result (結果) |
結語
PARADE 框架可以涵蓋許多情境,不論是準備面試故事,或是商業提案梳理論述都非常適合。
面試故事重質不重量。如果你已經準備 3~5 個結構完整的故事,基本上就能應對大多數的面試。
如果是特別競爭的外商職缺,你可能還要進一步練習如何加強故事張力,準備好讓面試官印象深刻的王牌故事。
最後,別忘了對著鏡子反覆演練你的故事,你一定能做得更好。